近日,国内5家博物馆表示将在虚拟平台展示三维仿真馆藏精品,供更多参观者浏览。博物馆数字化转型,是否增强了展馆的服务功能——
Spotlight:如今的博物馆、美术馆利用声、光、电技术策展布展,已经是一种“标配”,博物馆网站更新,藏品加贴二维码,是数字化1.0版本,如果再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把枯燥的数据变为鲜活的图形,从而达到更好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目的,才是数字化2.0版本。数字展馆可以广泛传播展馆文化,也可以用来进行远程教学,更是弥补了地域性限制。
唐豆:中国数字博物馆建设从二十世纪90年代起步,逐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。如今,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数字化观展或许将成为一种流行生活方式。虚拟展馆一方面是将展品数字化,把藏品做了高清化拍照后放到自家网络上或是第三方网络展示平台;另一方面是要做数字化展示,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观摩到艺术品的细节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,数字展馆丰富的收藏、高品质的展览和虚拟呈现的震撼场景,以及生动有趣的节目,将激发人们参观、体验真实博物馆的兴趣和愿望。
风雨河岸柳:将整个博物馆环境制成3D模型,参观者能在虚拟博物馆中随意游览,观看馆内各种藏品的三维仿真展示,查看各种藏品的相关信息资料。通过数据库检索可以查阅馆内各类藏品的统计信息。这个设想在技术上来说不是难题,难题在于这种方式能否得到普及应用,能否有足够的专业策展人士来参与其中。数字展馆和虚拟展示的流行,还将催生出新学科,比如数字化艺术策展专业,今后科技与艺术混合型人才存在不小缺口。
esse0506:实体博物馆存在着藏品展示空间有限、展示内容更换周期长、展示手段单一、互动性差等缺陷,而数字展馆也存在数字化信息贮存载体寿命有限,数字化方式存贮的信息极受外力干扰、破坏,数字化信息很容易下载和复制,知识产权难以保障等等不足。目前看来,两者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,而是如何巧妙结合,带给观众最好的观展体验。
- •东莞蚝岗遗址博物馆
- •展厅材料体系的分析
- •国务院:强化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
- •农业博物馆---农耕民俗文化展厅
- •3D创新设计体验馆交大开馆 探索3D产学研结合
- •海洋贝瓷成展馆“明星” 用艺术扮靓百姓生活
- •展厅展馆空间环境分析
- •展厅设计中的空间分割
- •“山东检察展馆”开馆
- •展厅设计中加入数字展示手段,可以让展厅活起
- •博物馆是各个地区的文化、历史知识的集结地
- •展厅空间材料的选用
- •3D虚拟展示:展厅设计理念阐述新手法
- •明起故宫博物院暂停开放
- •西藏特色展馆体系基本形成
- •企业展厅空间之共享空间和交错空间
- •城市规划馆展厅设计要求
- •价值340多万的艺术品被卷走 艺术品展馆馆长
- •北京展厅设计公司:展览设计要点
- •展厅展馆空间序列的组织